亮出“殺手锏”,讓“自媒體”變身“自律體”
隨著“萬物皆媒、萬物互聯”媒體時代的到來,“自媒體”迎來了蓬勃的發展勢頭。然而,一些“自媒體”在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制的狀態下,發布博眼球、賺流量、低趣味的網絡不良信息,充斥網絡空間,荼毒社會風氣。人們對網絡空間健康向上的期待愈加迫切,對網絡內容是非、善惡、美丑的關注愈加強烈,對網絡空間存在的各種道德失范、誠信缺失、價值觀扭曲的現象愈加深惡痛絕,全面整治“自媒體”亂象迫在眉睫。
3月10日,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為期兩個月的“清朗·從嚴整治‘自媒體’亂象”專項行動,聚焦社交、短視頻、網絡直播等類型重點平臺,針對“自媒體”造謠傳謠、假冒仿冒、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,堅決打擊,從嚴處置,營造清朗網絡空間。持續開展專項行動,以“零容忍”的態度凈化網絡生態,以“常態化”的行動促進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,為自媒體平臺立起了法治“風向標”。
打蛇打七寸,對于網絡平臺“把關人”來說,最關鍵的就是要從“根”上管好自媒體賬號?;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,不能膽大包天、肆無忌憚,應遵守法律法規、契合道德文明。網絡平臺對自媒體違規行為,既不能放任自流,也不能搞“一刀切”,要用差異化處罰措施“管號”,既能懲戒嚴重違規者,又能給予其他輕度、一般違規者整改機會,避免一棒子打倒一大片,彰顯平臺容錯機制。此外,網絡用戶不僅是互聯網紅利的受益者,也是互聯網違規行為的受害者,更是網絡傳播秩序的建設者。整治違規行為,互聯網平臺要重視、發揮用戶舉報、監督作用,應設置便捷舉報入口,完善舉報受理反饋機制,及時公正處理投訴舉報。
“自媒體”亂象是個動態的現象,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,還得守正篤行、久久為功。前不久,有網友發帖,稱自己江西萍鄉的前女友向自己提出了1888萬元的天價彩禮,由于彩禮要求過高引發全網熱議,萍鄉當地決定展開調查。輿論越來越熱,發布者最終承認自己杜撰事實,并向所有網友、江西萍鄉當地政府致歉。信息時代,流量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價值評價標準,而惡意的炒作終會被反噬,造熱點博流量的行為也終有被揭穿的一天。事實證明,健康向上的高質量內容才是真正長久的“流量密碼”,自媒體人要牢固樹立起底線意識和法律意識,持續輸出高質量內容,方能實現“長紅”。
整治“自媒體”亂象沒有“暫停鍵”。既要立法立規,建立長效機制,督促網站平臺落實主體責任,監督其認真履行信息內容管理第一責任人職責,加強自媒體的信息發布監管,也要開展分類整治,加強綜合治理,依法依規堅決打擊傳播虛假謠言行為、堅決整治違背公序良俗、“標題黨”蹭熱點、低俗媚俗等行為,堅決打擊擾亂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行為。強化“自媒體”監管,用好經濟手段也很有必要。需要平臺和監管部門充分合作,引導流量向善,用好經濟激勵,探索更公平和科學的“利益分配結構”,循序漸進、穩扎穩打,斬斷“自媒體”違規獲利渠道,為網絡空間蕩滌污垢、掃清霧霾。
總之,從嚴整治“自媒體”亂象,需要多方配合、協同發力。此次專項行動的開展,亮出了規矩利劍和法律武器“殺手锏”,必將有效遏制“自媒體”亂象蔓延的勢頭,實現“自媒體”變身“自律體”,讓網絡空間的“綠水青山”更加絢麗奪目。
- 來南京共度“戲劇的春天”2023-03-16
- 地評線|“辦兩省事”辦出“兩邊省事”2023-03-16
- 【地評線】紫金e評:高揚信心風帆,中國經濟積勢蓄能奮躍而上2023-03-16
- 【地評線】荔枝網評:“315”變“365”,誠信之光照亮消費信心2023-03-16
- 江蘇首家脫口秀創作基地落戶泰州2023-03-16
- 泰州千年古山茶進入盛花期,萬朵花開迎四海游客2023-03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