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強權益保護,提振消費信心
3月15日晚,央視“3·15”晚會如期而至,今年“3·15”晚會的主題是“用誠信之光照亮消費信心”。
當前,經濟加快復蘇,在經濟市場領域“提振信心”尤為重要。商品質量的好壞、體驗效果的優劣、維權渠道的通堵,依舊是廣大消費者和商家需要共同直面的問題。網購、網游、醫美、旅游等諸多領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。廣東汕頭某些企業生產橄欖菜的過程極其不規范、新京報曝光了大連某企業違法用硼砂泡發黃金鮑、海鮮市場鬼秤、五星級酒店基礎設施安全隱患等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巨大反響,各種“套路”“潛規則”“霸王條款”層出不窮。
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在315這天被曝光的企業,絕大多數都在經營過程中漠視了“規范”二字,形成了自己獨有的“行業標準”,從中牟取了巨額的非法收益的同時,卻也因此丟失了市場信譽。在市場競爭中,企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誠信自律,自覺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。面對消費者訴求,與其擔心“315”被曝光,不如做好“365”天的良心事兒,防患于未然才是應對危機的最佳選擇,更是尊重消費者的應有態度。
每逢315這個消費者的節日,隨著假冒偽劣得到曝光懲處,被點名的不良商家也在一片罵聲中消失蹤影。然而過了315,商家在經過不痛不癢的點名、罰款后,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又重回市場。多年來,這種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,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懲處力度不夠大。一方面,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,新興消費領域有待進一步提高相應的質量標準、打通維權途徑,解決消費者舉證難、鑒定難、索賠難等問題、爭議;另一方面,要在執法上加強監管形成合力,在司法上加大懲治力度,嚴厲打擊商家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種種行為。
舉辦315晚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讓商家“關門歇業”,而是在于讓消費者權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。唯有切實維護和保障消費者權益,才能進一步提振全社會的消費信心,從而進一步打造安心放心、優質誠信、充滿活力的消費環境。(黃辰)
- “亮劍”出擊 打好整治“自媒體”亂象攻堅戰2023-03-16
- 亮出“殺手锏”,讓“自媒體”變身“自律體”2023-03-16
- 來南京共度“戲劇的春天”2023-03-16
- 地評線|“辦兩省事”辦出“兩邊省事”2023-03-16
- 【地評線】紫金e評:高揚信心風帆,中國經濟積勢蓄能奮躍而上2023-03-16
- 【地評線】荔枝網評:“315”變“365”,誠信之光照亮消費信心2023-03-16